水蛭素活性成分对P^(53)基因及血管内皮刺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芦峰 许强[2] 张博[2] 王轶鹏[2] 任青华[2] 

机构地区:[1]山东联通门诊部,山东济南250002 [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62

出  处:《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9期4687-4688,共2页Medical Information Operations Sciences Fascicule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资助项目(ZR2009CM092);山东省科技厅项目(2010GWZ20212);山东省中医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2008GG2NS02023)

摘  要:目的:探讨水蛭素活性成分抗肿瘤的作用靶点,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肝癌实体瘤实验:取小鼠左前腋下接种H22肝癌瘤细胞0.2ml/只,次日开始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FU,中药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水蛭素活性成分,连续用药14d,于第15d处死动物,剥离肿瘤。②P53基因与血管内皮刺激(VEGF)因子表达:将剥离的肿瘤组织固定于福尔马林溶液中,包埋,切片,染色,进行免疫组化。P53基因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染色呈棕褐色。血管内皮刺激因子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染色呈棕黄色。高倍镜下随机观察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200个细胞,阳性细胞占肿瘤细胞数的多少分为:细胞核内和细胞浆内未见染色颗粒为阴性(-),百分数在11~30%之间为弱阳性(+),百分数在31~50%之间为阳性(++),百分数平均大于50%为强阳性(+++)。结果:实验表明,水蛭素活性成分对H22肝癌实体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9.46%和38.83%;同时,水蛭素活性成分能抑制荷瘤鼠P53基因与血管内皮刺激因子的高表达。结论:水蛭素活性成分对H22肝癌实体瘤P53基因及血管内皮刺激因子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 键 词:水蛭素活性成分 H22肝癌实体瘤 P53基因 血管内皮刺激因子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