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形态及其历史走向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吉方[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166-174,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号:10CZW00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批号:09GJ-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理论之后"并非意味着理论已经走向末路,而是理论在一种新的文化生态中展现出新的价值诉求。对于"理论之后"、"反理论"、"理论的抵抗"等等观念,我们不能笼统地混为一谈,需要深入剖析它们的生成语境与论域。当前,集体性的理论焦虑体现了理论对象化现实能力的疲弱,关于"理论之后"的整体反思,最终应该落实到文学阐释实践的正当性与有效性上来,需要对其所蕴含的理论发展脉象和思想裂变现实做深入考察,以呼应"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期望。

关 键 词:文学理论形态 后理论时代 历史走向 价值诉求 文化生态 文学阐释 对象化 集体性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