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克隐喻观论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全国[1] 

机构地区:[1]江西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213-217,共5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学隐喻理论及其文学实践"(项目编号:11CZW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亚里士多德把隐喻局限在词的范围之内,瑞恰兹则把隐喻上升到句子层面来研究,同时,他把语境的概念放入到隐喻研究中,从而为隐喻意义的探讨和限定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隐喻研究的一系列的术语。布莱克继承了瑞恰兹的研究,并将其理论更加深入一步,提出了"焦点"与"框架"等概念,从而使隐喻的相互作用理论得到完善,同时也启示了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

关 键 词:布莱克 隐喻 相互作用理论 

分 类 号:H0-06[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