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1例典型癔症分离性障碍发作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小东[1] 丁永涛[1] 贾慧贤[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北京军区精神疾病研究防治中心),河北·正定050800

出  处:《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somatic Diseases

摘  要:临床诊断分析中,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探寻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常见,作者应用精神分析理论探寻疾病的发病机制,对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很有裨益,现将该典型案例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崔某,34岁,河北某山地农村人,久居该地,小学文化。住院号:244894。因发作性言行紊乱15a,复发3d,门诊以“癔症性精神障碍”收治人院。患者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两姐一兄。家庭文化背景以当地纯朴憨厚,

关 键 词:癔症分离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析 发病机制 

分 类 号:R749.7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