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自慧[1,2]
机构地区:[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与思政学院 [2]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礼文化研究所
出 处:《孔子研究》2011年第5期4-10,共7页Confuci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07BZS034);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中国古代礼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10-D-051);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内社科基金项目“礼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项目编号:SJ2011-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复到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上,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的和谐。"克己复礼为仁"的因果必然性在于周礼的精神实质与"仁"的要素组成都是敬、诚、忠、信、义等道德元素,因此孔子认为人们通过"克己复礼"可以达到"仁"的境界。"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它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类全球伦理的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