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汉430030
出 处:《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10期1279-1298,共20页Scientia Sinica(Technolog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875048;5107706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RFDP)(批准号:20100142110005);长江学者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近年来,等离子体医学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人们尝试着使用等离子体来取代或者辅助药物和传统的医疗手段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的副作用,如化疗手段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更加快速高效,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伤害.国际上许多课题组在等离子体医学的诸多应用方向,如凝血、慢性伤口愈合、癌细胞处理、牙齿根管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等离子体医学入手,首先介绍几种典型的用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源然后简要介绍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国际上等离子体医学的几个研究方向(病菌的灭活、癌细胞处理、正常细胞的处理、凝血等),及等离子体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情况,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等离子体医学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并对等离子体医学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