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传后人——读张自宽《亲历农村卫生六十年》一书之感言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子会 

机构地区:[1]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北京100010

出  处:《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9期881-884,共4页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

摘  要:以下刊发的朱子会、张自宽两位同志撰写的文章,分别回顾了我国农村卫生60年的历程,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真实地反映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客观规律。借此机会,特将中国农村卫生建设三大法宝的情况归纳如下:一、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这是当前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核心内容。县级机构的重点是县医院、中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等,这是保证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质量的根本。农村基层组织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院是枢纽,卫生室是基础,是广大群众得到及时、方便、安全、优质、廉价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具体保证,应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中村卫生室的建设,又是应予突出的重点。农村三级卫生组织应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可以统一实行具有公有制属性的股份合作制,以便有利于发挥公有制和私有制的两个积极性,以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卫生还应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卫生规划。全国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带领周围农村,所属城乡三级卫生机构人、财、物统一管理、调配与使用,并做到逐级指导和逐级转诊。二、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几起几落,但实践证明,它是解决农民群众"看不起病"的战略措施,深爱农民群众的欢迎。目前所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传统合作医疗的完善与提高,已由农民集资为主,转变为政府投入为主,对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的作用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医保全覆盖,这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建设成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加政府投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立健全健康保障制度愿望的条件更加成熟,国家应加强医保制度内涵建设,让群众逐步减少交费,进而实现免费医疗。这既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民生基础,也是社�

关 键 词:农村卫生工作 农村卫生建设 客观规律 

分 类 号:R-5[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