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卫星及空间信息应用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8
出 处:《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第5期3-5,163,共3页Geospatial Inform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9013);中国科技部-欧洲空间局"龙"计划二期合作项目(ID5343);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JS200902)
摘 要: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是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一种新方法。首先介绍了D-InSAR二轨法提取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徐州大屯中心区为实验区域,获取了徐州大屯中心区2007年到2009年地面沉降结果,并与水准测量获取的沉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07年到2009年大屯中心区平均沉降量为3mm,年平均最大沉降累积量达到33.5mm,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相一致,说明用D-InSAR二轨法获得的形变结果能很好地反应监测区域的沉降情况。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s a newly developed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large-scale ground deformation.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two-pass D-InSAR and then the subsidence of the Datun central district,Xuzhou from 2007.3 to 2009.1 was detected.The result showed 3 mm of mean subsidence and 33.5 mm/year of maximum subsidence during the period,which was correspond with the leveling measurement.It illustrated the de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wo-pass D-InSAR technique can reflect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area.
关 键 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二轨法 地表形变 徐州大屯中心区
分 类 号:R228.6[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