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席艺洋[1]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4期169-171,共3页
摘 要:当"被看"说话的时候,分裂主体与凝视之间的想象将看似虚构的观看体验再现。博尔赫斯《镜子》中的叙述主体遭遇的并非观看的眼睛,而是奇异的全面被看。将博尔赫斯的《镜子》与拉康的凝视理论进行对读,叙述者用语言试图还原"凝视"的再现以及"凝视"本身既在观看又在显示的特质,其先存状态对视觉再现的因果影响。在《镜子》中,叙述主体与他者间在建构时带有不确定性的想象成为了小对体,同时主体也无法从看不见的他者处观看自身。"凝视"不可见,却能让叙述者感到它的存在,视觉叙述主体在完成误识后便进入自身观看的想象之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