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艺洋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刺客《镜子》侯孝贤武侠电影文化想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研究》《文化学刊》《文学界(理论版)》《戏剧与影视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技术与灵学之间的日常空间——以近代上海催眠文化的传播现象为个案
《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105-120,共16页席艺洋 
清末民初,催眠术被引入中国后,它在民间的传播和影响远胜于专业精神治疗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将催眠视作迷信产物,但关于它被报刊、出版物等传播媒介重塑的过程,却少有论及。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技术变革与文化转型令催眠的传播呈现出科...
关键词:催眠术 都市空间 民间文化 医疗文化 生活世界 
波西米亚人之“眼”——再思城市“地方性”与社区营造的路上观察学被引量:1
《文化研究》2016年第3期81-96,共16页席艺洋 
地方既是被观察的对象,也是一种观察的方式;既是被赋予意义的空间,又是赋予空间意义的策略。经由城市记忆、社区营造塑造地方感,在同质化城市进程中寻回地方精神/地灵,有助于反思城市空间正义与士绅化过程。地方的塑造,强调日常性话语...
关键词:地方 社区营造 文化治理 空间正义 原真性 
镜头美学与叙事的“织”或“拆”?──《刺客聂隐娘》中唐代日常性的视觉文化想象被引量:2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5年第6期12-18,共7页席艺洋 
引言:被延伸的'武侠'以'形式'、镜头美学带动,甚至很大程度上放下了'内容'和叙事本身,如此一重一轻,是《刺客聂隐娘》的最终选择。中国武侠片一贯'尚武''炫技',侯孝贤却没按武侠的'类型公式'出招,转而选择'以静致动''滴血未见',尝试对...
关键词:侯孝贤 聂隐娘 电影美学 《风柜来的人》 武侠电影 日常性 视觉文化 
《大风》与抗战时期香港的文艺救亡活动
《新闻世界》2011年第12期144-145,共2页席艺洋 
《大风》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一份文艺刊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沪抵港的文化人与香港本地文人接触来往颇密,他们在《大风》上撰写的文章时常与其他国家之抗战史、自身与朋友之战争见闻、经历有关,在创作题材及思想方面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大风》 香港文学 抗战期刊 文艺社团 
王士祯与“神韵”诗论中的生态美学观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1年第4期162-168,共7页席艺洋 
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诗学主张诗歌向唐诗中自然山水禅境的回归,同海德格尔的"诗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韵诗论"气"、"韵"的内涵在"体味自然之趣,再现自然之势"。诗中之思,诗中之情的表达借助以自然为范本的描摹系统。另外,"意在言外"包含一...
关键词:神韵说 王士祯 诗思 归家 生态美学 
当“被看”说话的时候——博尔赫斯《镜子》中的凝视叙述被引量:2
《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4期169-171,共3页席艺洋 
当"被看"说话的时候,分裂主体与凝视之间的想象将看似虚构的观看体验再现。博尔赫斯《镜子》中的叙述主体遭遇的并非观看的眼睛,而是奇异的全面被看。将博尔赫斯的《镜子》与拉康的凝视理论进行对读,叙述者用语言试图还原"凝视"的再现以...
关键词:凝视 视觉叙述 想象 他者 主体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