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功能文体学解读The Chimney Sweeper(Song of Innocence)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爽翀[1] 

机构地区:[1]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128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1期112-112,77,共1页

摘  要:本文依靠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这一理论,从语域理论基础上的话语范围(field)、话语基调(tenor)、话语方式(mode)三方面以及两种音位现象:音位不和谐和挠度音位这两个角度解读威廉姆·布莱克的《扫烟囱孩子》(天真之歌)这一诗歌。最后,笔者通过详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为读者或是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新的解读威廉姆·布莱克的《扫烟囱孩子》(天真之歌)的视角;2.用功能文体学解读诗歌时发现该理论"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1〕,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将对诗歌的主观理解建立在客观分析之上,更加深刻透彻地解读诗歌。

关 键 词:功能文体学 话语范围 话语基调 话语方式 音位不和谐 挠度音位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