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影像世界中的德勒兹——从德勒兹对柏格森的四个注解看其电影理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滟波[1] 何志钧[1] 

机构地区:[1]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39

出  处:《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54-59,共6页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数字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研究"(10CZW011);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艺术生产力的多维构成与动态建构"(09YJC751013)

摘  要:德勒兹的电影理论主要是在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加以注解并深入阐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涉及运动、运动影像及其三个变体、回忆与梦幻、现在尖点与过去时面四个论题。在四评柏格森的过程中,德勒兹重新认识电影并建立了一种以时间—影像为核心的电影哲学观,他宣称电影影像是一类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并将"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的哲学美学概念运用于电影的分析中,建构了一种对于影像符号的"再符码化"构想,德勒兹的这些理论主张对审视中国当代国产贺岁片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德勒兹 运动影像 时间影像 再符码化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