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古稻DNA提取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龙江[1] 桂毅杰[1] 郑云飞[2] 王煜[1] 蔡大广 游修龄[4]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58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310014 [3]Department of Molekulare Phytopathologie,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at zu Kiel,D-24118 Kiel,Germany [4]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28

出  处:《科学通报》2011年第28期2398-2403,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93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A102);科技部专项(2007DKA20Z90);德国DAAD学者资助项目

摘  要:水稻(Oryza sativa)最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驯化,在中国境内已发现大量稻作遗址.目前稻作史研究均是根据形态如小穗轴等来进行驯化进程分析,至今尚无利用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的报道.本研究对来自3个考古遗址(浙江田螺山遗址、江西新干战国粮仓和浙江湖州毗山遗址唐代文化层,年代分别为7000,2400和1200BP)稻作遗存进行了DNA提取,PCR克隆测定了4个基因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每个遗址均发现2个以上的水稻基因型,表明当时的种质尚处于混杂状态.与来自亚洲栽培稻以及野生稻的比较分析,发现至少一个古稻基因型在栽培稻中可能已丢失,同时本研究稻作遗存可能为粳稻类型,或当时可能尚处于籼粳稻混种或籼粳分化不明显状态,但粳稻类型占优势.本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在驯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基因型分化.在田螺山遗址稻作遗存中还发现与无患子目、蒺藜目和十字花目植物高度同源的序列,这与遗址发现大量楝树遗存以及南方常见田间杂草芥类等植物遗存相吻合.

关 键 词:ORYZA SATIVA 古DNA 测序 田螺山遗址 水稻驯化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