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空肠转移恶性嗜铬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荣超[1] 周志毅[1] 杨树东[1] 邹新农[2] 芮俊[1] 梁加贝[1] 

机构地区:[1]无锡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无锡214023 [2]无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  处:《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年第10期787-789,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Ur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伴空肠转移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鉴别诊断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水平。方法:观察1例伴空肠转移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于行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半年后发现空肠、肝脏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初诊9个月后患者死亡。肉眼观:肾上腺肿瘤大小7 cm×5 cm×3 cm,空肠黏膜下肿块大小9 cm×6 cm×6 cm。镜检:瘤组织呈弥漫性、实性、巢状结构,血窦丰富,核分裂计数>3个/10 HPF,伴有融合性坏死,见肿瘤侵犯血管、包膜及肾上腺皮质,空肠肠系膜淋巴结见转移。免疫组化均表达CgA、Syn及NSE,S-100散在阳性。超微结构见高电子密度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至空肠极罕见,对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应结合临床、手术及病理。

关 键 词:嗜铬细胞瘤 空肠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分 类 号:R736.6[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