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320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医院CT室,832000
出 处:《中国医药》2011年第11期1329-1330,共2页China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以cT脑灌注成像(CTP)指导发病6~9h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诊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对2010年1—1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4例发病6~9h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诊脑梗死患者进行CTP检查均显示有缺血半暗带,符合溶栓指标,进行溶栓治疗,给予0.9%氯化钠50ml+尿激酶50万单位团注后给予0.9%氯化钠100ml+尿激酶100万单位30min内静脉滴注,观察溶栓治疗效果及并发症,24h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残疾程度分级。阐析以CTP结果指导下的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优越性。结果CTP检查,病灶侧局部脑血流量(rCBF)(7.39±7.29)ml/(min·100g),局部脑血容量(rCBV)(2.74±1.19)ml/100g,达峰时间(35.76±17.10)s;病灶对侧rCBF(23.11±18.96)ml/(min·100g),rCBV(4.14±1.50)ml/100g,达峰时间(27.33±7.91)8,病灶侧与对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12.57±8.02)分,出院时NIHSS评分(9.29±9.01)分,出院与入院NIHS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患者(64.3%)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对发病6—9h以及发病时间不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CTP检查,根据缺血半暗带来判断是否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