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在中国的文学接受研究  被引量:1

On Acceptance Researches in China on Sutter's Die without a Burial Pla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大涛[1] 

机构地区:[1]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

出  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7-81,共5页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萨特在中国的影响研究"(11YJCZH100)

摘  要:在我国学者对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评论文章中,他们大多认为,剧中的五位游击队员是萨特塑造的英雄形象,他们虽然在反法西斯时失去了生命,但是却死得其所。此外,有人用"可能与不可能"的范畴去分析萨特这一剧作,并以人在处境中的"自由选择的艰难性"来说明"自由选择的不可能"。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评述。Most academic researches in China on Sutter' s Die without a Burial Place have held that the five guerrillas in the play are the heroes created by Sutter, whose death are worthy because of their anti - Nazism. Besides, the argument is held that a free choice is hard for a man to make in a special situation and so it is impossible for man to make a free choice.

关 键 词:萨特 《死无葬身之地》 英雄形象 文学接受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