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葬身之地》

作品数:68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慧林吴戈江龙冉东平黄新成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中国国家话剧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戏剧》《青春岁月》《上海戏剧》《外国文学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创·谈
《现代艺术》2022年第9期8-10,共3页
导演查明哲。国家一级导演,导演学博士、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学学士、硕士,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珠津贴专家。主要作品有:京剧《西城星光》《郑和下西洋》,川剧《易胆大》《鸣...
关键词:《死无葬身之地》 一级导演 中央戏剧学院 《孔雀东南飞》 主创 卢那察尔斯基 戏剧小品 《雨巷》 
监狱中绽放的人道主义之花--从《死无葬身之地》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今古文创》2021年第45期8-9,共2页赵阳 
《死无葬身之地》是阐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核心思想的戏剧作品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核心思想主要是“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承担责任”等,他尊重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与责任。本文希望通过对戏剧作品的解读,...
关键词:萨特 存在主义 人道主义 自由选择 承担责任 
钟情残酷与追求诗意——试论查明哲的戏剧导演艺术被引量:1
《影剧新作》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高蕾蕾 
查明哲,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导演。1997年,他因执导《死无葬身之地》开始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末以"残酷戏剧"导演之称闻名;2005年成为"新世纪杰出导演系列研讨活动"的首推对象。作品和个人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导...
关键词:五个一工程奖 《死无葬身之地》 残酷戏剧 话剧导演 戏剧导演艺术 金狮奖 国家级奖项 新世纪 
重审《死无葬身之地》
《戏剧之家》2020年第15期21-21,23,共2页王艳 
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境遇剧。五名战士被置于监狱当中,面对种种酷刑,展开自由选择。究竟谁才是死无葬身之地呢?战士们选择用生命守护秘密,最终回归自然。法西斯分子的极端行为与自然相违背,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死...
关键词:萨特 境遇剧 自由选择 自然 
《死无葬身之地》与《等待戈多》的戏剧手法之比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4期65-68,共4页霍文瑾 
“二战”后,关于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一直在进行着。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境遇剧和荒诞剧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物,各具特色和代表性。本文对《死无葬身之地》和《等待戈多》两部作品从戏剧手法的角度进行比较和论述。
关键词:境遇剧 荒诞剧 存在主义 情境 
查明哲:人文关怀是戏剧的终极价值
《视界观》2019年第5期32-37,共6页崔乐 
查明哲,1954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1年公派到苏联国立戏剧学院攻读博士。2001年加入中国国家话剧院任导演。他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战争三部曲”——《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由于...
关键词:中央戏剧学院 查明哲 终极价值 人文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死无葬身之地》 战争三部曲 中国国家话剧院 
抵抗战士缘何“死无葬身之地”?——对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剧名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外国语言文学》2017年第4期265-273,共9页李克 
戏剧之名具有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重要功能。《死无葬身之地》剧名意义何在,表达了什么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萨特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设定的境遇下塑造人物,构思情节,提炼主题。通过舞台表现,戏剧对选择和自由等存在主义的重...
关键词:死无葬身之地 自由 存在 目的 
《死无葬身之地》中的戏剧冲突分析
《大舞台》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周磊 
《死无葬身之地》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重要的存在主义代表剧作[1],讲述了5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敌军俘虏,面对着残酷的折磨和拷打,在保守秘密还是出卖游击队长中艰难抉择,亲...
关键词:萨特 存在主义 戏剧冲突 境遇剧 
人性的斗争——《死无葬身之地》与人物性格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16年第14期74-76,共3页赖宁艺 
《死无葬身之地》是20世纪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追问人的存在意义是存在主义的精髓.他认为人本来无所谓的选择,要通过选择与创造获得自己的本质,这种思想在该剧中展现无遗.剧本在极端的境遇下,让游击队员进行两难的“选...
关键词:《死无葬身之地》 存在主义 性格 
存在着……自由选择着……——萨特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
《中文自修》2016年第9期53-54,共2页陈绮 
萨特(1905—1980),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法国哲学家,代表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他认为,决定人本质的存在,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过程。他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其意思就是人的选择造就了自己。他另...
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文学作品 自由选择 萨特 《死无葬身之地》 《存在与虚无》 存在先于本质 诺贝尔文学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