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11年第11期8-9,共2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3CB517101)
摘 要:由于受到李东垣重补脾阳思想的影响,脾阴理论屡被忽视。其实脾阴是客观存在的,脾阴学说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代,充实于元明,形成于清代,完善于近代。近年来,脾阴虚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研究立项的课题、发表的论文日渐增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脾阴虚证一定会和脾气虚、脾阳虚证一样,获得其应有的理论地位与临床价值。
分 类 号:R223.11[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