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菊芳[1] 何玉球[1] 梁月冰[1] 朱进才[1] 凌丽钰[1] 曾美平[1] 麦凤开[1] 谢雪华[1] 赖爱群[1] 李美银[1] 卜兰珍[1] 晁淼[1] 彭鹏[1]
出 处:《中国民康医学》2011年第21期2644-2647,共4页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基 金: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08059)
摘 要:目的:对照研究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间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组,各70例,每组男女各35例,每组首次住院及长期住院各35例。定期对两组进行血压测量,对照分析,同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40例患者中,符合直立性低血压判定标准30例(21.4%)。典型组24例,占17.14%:其中氯丙嗪16例,占11.428%,氟哌定醇6例,占4.285%,奋乃静2例,占1.428%;非典型组6例,占4.28%,其中氯氮平5例,占3.571%,利培酮1例,占0.71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服用抗精神病药1周较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第2周及第3周末较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周末血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性别在两组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首次住院(14.285%)比长期住院(3.571%)发生率高。结论: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均有影响,典型组中以氯丙嗪影响最大,占比例最高,非典型组中以氯氮平占比例最高。随着剂量的增大,血压下降更明显。提示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特别是氯丙嗪、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时要加倍观察,重点看护。
关 键 词: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体位性低血压 对照研究 护理干预
分 类 号:R749.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7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