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永
机构地区:[1]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毕节分院
出 处:《理论与当代》1996年第3期36-36,共1页Theory and Contemporary
摘 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是无可厚非的,谈利色变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恩格斯早就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关系”。 然而,君子求利,取之有道。这“道”自然有多种含义,但我认为首要的一层含义应该是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对此大致有三种道德选择: 一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这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无疑是崇高的,是我们昨天。
关 键 词:道德准则 利己不损人 正当的个人利益 道德和法律 “利他” 道德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境界 利益关系 经济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