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的归来——毛荣生散文的感受模式和文化象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东 

出  处:《南方文坛》1993年第4期30-31,17,共3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似乎中国的散文自“五·四”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以梁实秋、林语堂及周作人为宗师的“理趣”散文;二是以许地山、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为典范的“心绪”散文。无疑地,毛荣生的散文集《爱在心知》属于后者。当它在极度高张了毛荣生“文质彬彬”的气质特征的同时,即在整体意蕴的把握和纤细情感的玩味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具有“纯粹的柔和”和“纯粹的美丽”的意境和情感指向。文如其人,《爱在心知》从根本上契合了作者那敏感纤细而又多思多虑的心理基质。《爱在心知》汇集的大部分作品应是作者近两、三年来的创作,因为隐含其中的心绪及意蕴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这时候的作者刚过而立之年,一方面涉世并不很深,深怀对大千人生的渴望;另一方面在历经一定的人世沧桑之后,他开始追索都市文明中的心理归宿,呈现一种“中年人的风景”。

关 键 词:文化象征 人世沧桑 毛荣 许地山 理趣 情感指向 都市文明 梁实秋 深层意蕴 文化意味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