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条件下树鼩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4

作  者:周顺长[1] 蔡红琳[2] 周明 严海兰 章贤忠[1] 

机构地区:[1]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武汉航空路13号430030 [2]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江西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出  处:《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93年第1期33-,47,共2页Laboratory Animal and Comparative Medicine

摘  要: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除利用原有的实验动物种类外,对于开发生物资源,将野生动物驯养成实验动物的工作也愈来愈感兴趣。日、德、美等国已相继驯化了长爪沙鼠、树鼩、高原鼠兔、小型猪等野生动物,在营养、繁殖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尽管有些学者认为树鼩(Tupaia,Tree Shrew)属食虫目(Insectivora)有盲肠类亚目树鼩科(Tupaiidae)树鼩属(Tupaia)。然而大部分学者根据详实的分类学研究将其划为灵长目(Pirmates)原猴亚目(Prosimii)树鼩下目(Tupaiformus)树鼩超科(Tupaioidea)。中国饲养野生树鼩始见于1981年。其与猿猴极其类似的解剖特点、体小价廉。

关 键 词:树鼩 长爪沙鼠 小型猪 实验动物 人工饲养条件 亚目 高原鼠兔 动物种类 食虫目 生物学特性 

分 类 号:R[医药卫生] Q95[生物学—动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