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仁寿
出 处:《汉字文化》1993年第1期58-59,共2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读了第二期第三期的论战文章和《纪要》,感到一方是令人心服的科学论断,读之令人鼓舞,一方是帽子、棍子横飞,有若文革再现,看不出任何学术观点。既然如此,也让我们这些汉字学术圈以外的普通使用文字的人,发表一点意见,因为汉字是我们十一亿中国人共有的,人人有权利说话。 一、识繁是炎黄子孙的权利,为什么不能识繁?中国的繁体字已沿用几千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我们要了解祖先,不识繁体字怎么行?如今改革开放,提倡中国人识英文、识日文、识各种外国文字,可是唯独有人怕中国人认识祖宗留下的繁体字,这岂不成了怪事?难道必须人为地造成几亿人的半文盲,识简不识繁,造成文化断代,看不懂古书,也看不懂港台的广告,甚至连日本人写的汉字繁体字,中国人也不认识,这才是文字改革的目的吗?这对中国人有什么好处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