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1年第1期40-40,共1页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摘 要: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铜代谢障碍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eiss将本病分为五期,即肝铜蓄积期,溶血发作和肝功衰竭期,脑铜蓄积期,神经症状期和铜平衡期。常见的神经症状,肝硬化和K-F氏环是本病的重要征候,发病年龄多在4~20岁,国内外对本病的眼部较详细的检查报告较少,现将我们观察的28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本文病例均经我院神经内科、眼科检查确诊共28例,其中男19例,女9例;男性青少年多见,年龄为7~53岁,平均年龄18.6岁。首次就诊为肝铜蓄积期者1例,溶血发作和肝功衰竭期者2例,神经症状期者25例。首次就诊表现为肝大者6例,脾大者16例。2例因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分别于2周和3周内死亡。本组28例来自27个家系,未见连续两代发病家系。 二、眼部所见 1、视力:在28例中,视力在0.2~1.2之间;除3例4只眼矫正视力【1.0外,余均≥1.0。2、K-F氏环:在28例中26例可见(92.9%)。
关 键 词:肝豆状核变性 铜代谢障碍 神经症状 首次就诊 平衡期 眼科检查 衰竭期 亚急性肝坏死 大者 矫正视力
分 类 号:R276.7[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