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房山石经问题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福月 

出  处:《法音》1990年第2期33-34,共2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房山云居寺石经,简称"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605)年间,为静琬法师创刻,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刻大藏经,有"北京的敦煌"之称.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经典用纸帛写成,每遭"法难",不易保存.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三武灭佛"的悲剧,对佛教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静琬时期已经过两次灭法事件,他深感佛经保存的不易.隋统一中国,文帝杨坚笃信佛教.静琬生当其时,遂发愿刻造石经.据明人所著《帝京景物略》载:"慧思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石藏,密封岩壑中."其"座下静琬继承遗愿,刻经以石,以备法难,可充经本之用."

关 键 词:房山云居寺石经 三武灭佛 中国佛教史 房山石 西汉末年 东土 灭法 慧月 佛事活动 杨坚 

分 类 号:B9[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