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灿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79-87,共9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文学语言的模糊特性的研究,是介于文学与语言学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对文学语言模糊特性的讨论,大多选取某一视角、截取某一断面的阐释;多层面、比较全面的讨论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信息源、制作过程、传播手段以及储存代码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印证模糊性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旨在揭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存在的客观性;结合具体语言现象初步探讨了模糊语言的修辞意义,旨在说明模糊语言的特珠效应;描述了模糊语言的传递接收过程,目的在于揭示模糊语言语义由模糊到清晰的转换生成关系;最后从认识论和民族文化独特建构意识、独特思维方式的层面确立模糊语言的科学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