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意义

作品数:204被引量:2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汪如东江南王德春傅惠钧张雁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词汇修辞化与修辞词汇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149-150,共2页傅惠钧 
针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修辞学属性的“语言”“言语”之争,“大语言修辞观”认为修辞学的对象不是索绪尔概念中的语言或言语,而是其上位的“言语活动”,即“大语言”,并主张建立二级符号体系,“在修辞应用中,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语言符号...
关键词:修辞意义 修辞情境 言语活动 交际内容 语言符号 符号体系 修辞观 修辞符号 
构建表达共同体:《中国日报国际周刊》封面插画的修辞意义建构与传播实践
《新闻世界》2023年第9期33-36,共4页龚玉文 蔡馥谣 
2021-2022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构建表达共同体:《中国日报国际周刊》封面插画的修辞意义建构与传播实践”(YJSCX2022-148)研究成果。
以《中国日报国际周刊》(China Daily Global Weekly)头版插画为研究对象,从其头版插画的符号生产、修辞意义建构和生产实践启示三个层面,以主题呈现、视觉再现和修辞处理为框架,结合符号学理论对其六年来的70个样本展开文本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日报国际周刊 头版插画 视觉修辞 符号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修辞意义——第十三届全国法律修辞学研讨会述评被引量:4
《河北法学》2023年第8期24-42,共19页刘雷 陈金钊 
作为话语实践的法律修辞方法,应当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修辞意义。用法治话语言说中国式现代化,通过聚焦现代化建设的法治语境、彰显法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诠释中国式法治理论的现代性,建构中国的法治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为世界提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修辞 法治话语 法治思维 法治意蕴 
合信译述《全体新论》中解剖插图的视觉修辞意义被引量:1
《上海翻译》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陈水平 
广东省哲社科一般课题“19-20世纪来粤传教士医学译介活动研究”(编号:GD21CWY01)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视觉修辞的视角分析了19世纪来华传教士合信译述《全体新论》中的解剖插图,认为插图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图文并茂”地传播了西方解剖学知识,开启了国人的医学启蒙,书中“真”“准”“精”的解剖图示是一场修辞的实践,它专门针对...
关键词:视觉修辞 插图 身体认知 《全体新论》 
比拟辞格识解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被引量:1
《山东外语教学》2022年第6期30-41,共12页崔慈行 孙毅 
广东省2019年度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汉语隐喻的形式表征与认知计算研究”(项目编号:2019WZDXM021)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Evans创立的词汇概念认知模型理论,提出关于汉语比拟辞格在线加工的可操作性假设,构拟汉语比拟辞格的认知识解机理,验证实时加工过程中核心词汇概念的间接认知模型激活的心理现实性。具体设计了词汇判断反应时研究,考察对比三种句...
关键词:比拟辞格 修辞意义 间接认知模型 反应时 
图像时代的修辞之道:理解人在修辞意义上的存在方式被引量:6
《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1期16-19,共4页刘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7ZDA290)的阶段性成果。
图像之所以能够创造一定的"现实",本质上是修辞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视觉编码"语言"主要体现为视觉修辞"语言"。修辞学的研究重点则是要正视人的存在本身,尤其是要在修辞学意义上理解人的主体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相应地,视觉修辞研究需...
关键词:视觉修辞 公共修辞 修辞性 视觉性 
一部移民族群的秘史--评吴文莉长篇小说《叶落长安》《叶落大地》《黄金城》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5期62-68,共7页李震 杜庆霞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 270)阶段性成果。
陈忠实曾在《白鹿原》卷首引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不仅包含了说者和引者、西方和东方两位作家对小说写作的共同领悟,而且也是对小说写作的一种至高的追求和期许。因为对小说整体而言,这一目...
关键词:太白文艺出版社 小说写作 《白鹿原》 出版总社 凤凰出版社 修辞意义 移民族群 陈忠实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增订本)出版
《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蒋冀骋教授《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增订本)运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理论与考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近代汉语词汇。从音韵、语法和词汇三方面论证了近代汉语的上限,讨论了近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和造词法,深入研究了近代汉语的词义:词...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汇 词汇研究 词义发展 出版 词义引申 修辞意义 造词法 系统性 
省略——小说非文字符号的修辞意蕴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7-25,共9页祝敏青 
省略以一种非文字形态传递信息,其非文字符号性质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小说叙事中具有丰富的修辞蕴含。省略在小说中的非文字形态话语形式有多种。非文字符号叙事信息传递离不开语境的参构。小说省略话语可视为一种话语的屏蔽,于...
关键词:省略 小说非文字形态 语境参构 审美意蕴 修辞意义 
中学校园流行语漫谈
《今日教育》2018年第10期57-57,共1页陈发明 
教育部2012年规划基金项目“当前中学校园流行语和校园文化建设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YJAZH003)
汉语是非常讲究修辞的一门语言体系(语种),相对印欧语系,修辞意义大于语法意义。修辞在汉语中,通常指语言的修饰,它即可体现为一种修辞手段,即语言的方式与方法。也可指一种修辞活动,即言语活动中调整语言行为,使之得体、准确...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 中学 语言体系 修辞意义 印欧语系 语法意义 修辞手段 修辞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