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

作品数:55被引量:15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艺批评媒介长篇小说《摩罗诗力说》媒介化时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思想战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彦小说的知识书写及其艺术经验--《星空与半棵树》阐释一种
《西部文艺研究》2025年第2期11-21,4,共12页李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尝试从知识书写角度阐释陈彦新作《星空与半棵树》,提出小说是对特殊性知识的书写,并在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基础上,提出时间性知识和行业性知识概念,作为小说构成机理的特殊性知识。同时指出,现代性的、西方化的、科学意义上的普遍...
关键词:陈彦小说 特殊性知识书写 地方性知识 时间性知识 行业性知识 元叙事 
中国文艺批评的人本主义传统及其现代转化
《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128-148,207,共22页李震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本主义传统,包括以“道”命名的形而上观念、以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和人的感知心智为基础的文艺理论,以及感悟式的批评形态、感官与直觉化的批评话语、“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从人的需求...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人本主义传统 西方批评传统 民族主体性 
邱华栋:回望西部,复活历史——关于长篇小说《空城纪》及其标志性被引量:1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李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0)阶段性研究成果。
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具有多层次的标志性意义。在邱华栋自己的文学写作历程上,《空城纪》标志着邱华栋完成了从东部向西部、从现实向历史的两个转向;在西部文学史上,《空城纪》标志着本土体验与异域视角和审美距离的融合,以及主...
关键词:邱华栋 《空城纪》 西部文学 标志性 
分众传播·参与互动:网生代受众审美需求下电影创作新变与方向选择
《电影评介》2024年第21期68-72,共5页李震 韦思捷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编号:19ZDA270)阶段性成果。
网生代受众是主导、推动电影发展的主体力量,其不仅对电影艺术的创作逻辑、美学表达等提出了新期待,也引领了电影创作新走向。在“受众为王”语境下,电影创作需要明确网生代受众的审美偏好、观影习惯,通过完善受众互动参与,了解网生代...
关键词:分众传播 参与互动 网生代 受众审美 电影创作 
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赵季平经验”——赵季平影视音乐四十年志
《人民音乐》2024年第11期16-21,共6页李震 
2024年,是赵季平投身影视音乐创作的第四十个年头。笔者重温了他四十年来创作的大部分影视音乐,再一次真切感受到这些作品在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既独具个人特质与属性,又有着广泛启示意义的路径,本文称之为民族文化现代...
关键词:影视音乐 赵季平 个人特质 启示意义 四十年 现代化进程 
西部本土作家群的崛起、超越与启示被引量:2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5期17-25,共9页李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0)阶段性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崛起的西部本土作家群,已呈现出对1980年代西部文学整体超越的趋势。与思潮意义上的1980年代西部文学中,以外来者为主的上一代西部作家,主要将西部作为“他者”和支点,展开社会历史反思和自我救赎的书写相比较,21世纪以来崛...
关键词:西部本土作家 西部文学 主体性神话叙事 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中的陕西经验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0期63-65,共3页李震 
在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的实践中,陕西作家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一支劲旅。究其历史渊源,显然是延安文艺传统在陕西当代文学中的延续。其直接根源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延安时期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机构留在了陕西,成为这一传统的火种,点燃...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陕西当代文学 延安文艺 陕西作家 延安时期 历史渊源 主流 艺术家 
智媒时代文艺批评的学术建构刍议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9期71-83,I0003,共14页李震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数字媒介的高速发展和日趋智能化,使媒介越来越成为文艺创作生产和文艺批评的决定因素。媒介的强力介入对传统文艺批评的基础理论构成了冲击,也为文艺批评的学术建构提供了新的机遇。媒介视角和媒介理论与传统文艺批评要素、...
关键词:数字媒介 智媒时代 文艺批评 学术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中的陕西经验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3期20-29,189,共11页李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70)阶段性成果。
根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中几大主要文脉,发端于延安文艺传统的陕西经验,包含着自延安时期以来,陕西作家逐步形成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拓展的现实主义道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书写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陕西经验 文学陕军 中国当代文学主流传统 
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李震 
百余年来的乡村叙事是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隐喻,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领域。在乡村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乡村叙事因面临全新历史文化语境而呕待拓展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在更深层的文化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对乡村...
关键词:乡村叙事 中国新文学史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文化语境 文学隐喻 历史性巨变 中国现代化进程 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