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隐喻

作品数:78被引量:1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任庆梅朱全国王德威罗婷苏晓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九江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视觉符号的电影化转译:《河边的错误》的影像呈现
《视听》2025年第5期33-36,共4页尚佳玺 
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是一个富有挑战的过程,需要将原作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视听语言,以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如何让文学隐喻和象征符号在电影中获得生动的视觉化表达尤为关键。根据余华的小说《河边的错误》改编的同名电影通过色...
关键词:《河边的错误》 象征符号 文学隐喻 视觉传播 电影符号学 
困境与突围——论《鼠疫》中的疾病书写
《今古文创》2024年第29期32-34,共3页马曼华 
巢湖学院校级科研一般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瘟疫书写研究——以《鼠疫》为例”(项目编号:XWY-202208);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22年安徽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族裔散居下毛翔青早期作品中的文化身份构建”(项目编号:2022AH051690);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外宣英文网站中‘中国故事’话语研究”(项目编号:23YJA740037)。
加缪在《鼠疫》中深刻洞悉了瘟疫爆发下个体和群体生活以及心理的巨大变化。他用隐喻的形式深化了疾病书写的内涵,指出疾病在引发恐惧和死亡的同时也能催唤起新生的精神力量,并促成个体及群体的认知转变,包括对人本身、人与自然、人与...
关键词:加缪 《鼠疫》 疾病书写 文学隐喻 命运共同体 
艾特玛托夫《白轮船》的辞格初探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宋永棋 
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是一个通过认知隐喻来展现人与自然、善与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故事。认知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或事物来比喻或象征另一种概念或事物,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它。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的幻...
关键词:修辞学 象征 文学隐喻 认知语言学 
试论《暴裂无声》的文学隐喻与镜头艺术
《数码影像时代》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胡童童 
关于“讲故事”的故事:论契诃夫的《大学生》
《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1期70-82,共13页马晓冬 
本文聚焦于契诃夫小说《大学生》对“讲故事”这一核心情境的书写和组织,讨论主人公在叙述中如何融入自身及当下的环境与经验并面向现实中的人,唤醒现在与过去的联结并确认人与人之间的联结,由此理解契诃夫借用福音故事来讲述“人”的...
关键词:《大学生》 契诃夫 讲故事 文学隐喻 
赫尔曼·黑塞《荒原狼》与鲁迅《孤独者》中“狼”的文学隐喻
《汉字文化》2024年第4期177-179,共3页宋欣桐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几乎同一时间问世,两部作品看似毫无关联,但却在跨时空地互相呼应,在文坛上留下绚烂的色彩。“荒原狼”与“孤独者”处处互相投映,诉说着先觉者们命定的困境——孤独。...
关键词:“狼” 孤独 知识分子 黑塞 
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李震 
百余年来的乡村叙事是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隐喻,也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领域。在乡村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乡村叙事因面临全新历史文化语境而呕待拓展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在更深层的文化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对乡村...
关键词:乡村叙事 中国新文学史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文化语境 文学隐喻 历史性巨变 中国现代化进程 逻辑 
舒曼艺术歌曲《莲花》的文学隐喻及音乐特征
《艺海》2023年第7期24-27,共4页夏雄军 黎黄慧香 
湖南省社科规划办重点项目《江南曲艺音乐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2ZDB063。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了德奥流派音乐创作的最高水平。其创作涉猎如交响乐及歌剧等领域,艺术歌曲集《桃金娘》中的《莲花》体现出了浓郁的文学底蕴和美妙的诗意境界,其鲜明音乐特征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舒曼 艺术歌曲 《莲花》 音乐特征 
动画电影《心灵奇旅》中的文学隐喻
《广告大观》2023年第18期115-117,共3页周晓雨 
《心灵奇旅》是一部由沃尔特·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于2020年上映,其充满哲学意味却不过于晦涩难懂的内容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在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文章尝试分析该片所包含的文...
关键词:全媒体 心灵奇旅 迪士尼 皮克斯 文学隐喻 动画电影 
写在南方之南:潮汐、板块、走廊、风土
《新华文摘》2023年第8期90-92,共3页王德威 
“南方”是世界文学古老的命题,在中国文学中也源远流长,从《楚辞》传统到晚近的江南想象都可以作如是观。作为方位,“南方”不仅指涉地理及环境,更投射关系与价值,介入或逃避现实的方法,久而久之,南与北形成地缘政治、感觉结构、文学...
关键词:《楚辞》 文学隐喻 地缘政治 逃避现实 二元对立 南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