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慎伍[1] 刘春寒[1] 张兆岩[1] 薛源[1] 于晓敏[1] 钟莉[1] 王辉[1] 胡金娜[1] 孔素梅[1]
机构地区:[1]济南军区总医院干部四科,山东济南250031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第22期4403-440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本文应用依达拉奉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慢性脑缺血实验研究,通过观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慢性脑缺血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线结扎离断法制作大鼠颈动脉的局灶性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3 w后给予依达拉奉3 mg/kg腹腔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用卒中指数评分标准和神经病学症状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用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匀浆测定MDA和SOD的含量。结果脑缺血模型鼠卒中指数1~3 d死亡率为35%~38.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4 w MDA含量升高明显,12 w恢复正常,依达拉奉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脑蛋白水解物MDA含量增加不如依达拉奉组显著(P<0.01);脑缺血模型组和给药组在4 w时SOD含量明显减少,依达拉奉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在8 w、12 w额叶皮层与海马区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且依达拉奉组各时点SOD的含量均高于脑蛋白水解物组(P<0.01),但16 w后SOD含量恢复正常,脑缺血模型组在12 w时额叶皮质及海马区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脑缺血是痴呆的病理基础,梗死灶多发生在缺血的2~4 w,以分水岭区较多见;依达拉奉具有抑制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清除自由基、抑制脑水肿,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性优于脑蛋白水解物。
关 键 词:慢性缺血 依达拉奉 脑蛋白水解物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