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碳生活的道德养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肖泉[1] 申锋[1]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理论月刊》2011年第12期183-185,共3页Theory Monthly

摘  要: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把"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生活"已逐渐由一个新兴的时髦词语变为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实施低碳生活的词汇宣传和操作技巧层面,而不去探讨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伦理学价值,那么,低碳生活的提法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想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阐述,是解读低碳生活的哲学基础;人的自我超越性使人所具有的德性向度,是能够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的合理依据;针对"生态公民"的德性培育,是推进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低碳生活 哲学基础 德性向度 德性培育 

分 类 号:B82-058[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