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产生与演化中的知识共享机制——兼析河南长垣模式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东勋[1,2]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开封475001 [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开封475001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2期44-51,共8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陆农区市场化与分工演进研究>(11BJL036);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经济学教育与中原崛起战略问题研究>(2006-JKGHAZ-01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内陆农区的工业化模式:基于行为主义的市场发现与分工演进>(2010-JZ-021);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开放中的价格感知和比较优势发现所诱致的内陆农区市场化与分工演进>(09RWZD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是两个相关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产业集聚现象可以是产业集群,也可以不是,只有那些形成了知识共享机制的产业集聚区,才能称之为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往往是从个别企业的成功创业、周边的群众性模仿逐渐形成的,而创业者则往往是在参与外部经济活动中通过价格感知发现比较优势和赢利机会,通过返乡创业而取得成功。因此,这种工业化的启动是一种市场化的过程所诱导出来的。

关 键 词: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 知识共享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 

分 类 号:F426[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