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研究的史学维度——试析中国玄学研究史上的“唐长孺范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磊[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6期80-86,共7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基  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教化权与汉唐间的国家构造》(项目编号:2010ELS002)阶段性研究成果;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79301602)

摘  要:本文探讨了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对魏晋思想指称未一的情况下,唐长孺先生自觉区分了"清议"、"清谈"、"玄学"等概念,为学界作了重要的筑基工作。本文推测唐长孺先生对"玄学"的定义来自汤用彤先生,其治学路线则继承了陈寅恪先生,注重思想与实际政治之关系。本文对唐长孺先生玄学论著中所谓"政治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涉及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政治学三个层面,而以政治哲学为核心。这是唐长孺先生玄学研究的特色,也是与陈寅恪先生观点差异之所在。这种差异来自陈、唐二位先生史观的不同。陈先生从社会史观出发,关注"士大夫之出处进退"、"本人态度及辩护自身立场";唐长孺先生从唯物史观出发,强调玄学的阶级属性,将玄学看作"统治阶级"门阀士族的政治哲学。

关 键 词:唐长孺 玄学 清谈 学术史 

分 类 号:K09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