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谈

作品数:580被引量:3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子烨张海明史卫龚斌魏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谈之“美音制”审美追求刍议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1期167-170,共4页范祎琦 
清谈起源于东汉,兴盛于魏晋,是一项精致的学术社交活动。清谈有其独特的审美追求,而“美音制”追求则是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常被视为附属的标准。通过分析《世说新语》中的相关记载,结合史书中的清谈家传记等材料,可以发现声音之美...
关键词:美音制 清谈 声律 审美 
论《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对清谈话语的误译
《译苑新谭》2024年第2期215-221,共7页付强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世说新语》马瑞志译本清谈话语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1SKGH148)研究成果。
汉学家马瑞志的《世说新语》译本对魏晋时代清谈术语、重要学术命题以及审美话语的翻译存在诸多误译。拘泥于词语字面含义,忽视学术话语的历史嬗变与脱离清谈的历史语境,对儒、道、释三教的某些概念未细加区分,将学术话语与日常用语混...
关键词:《世说新语》 马瑞志译本 清谈话语 误译 
论东晋文人的玄学新声与审美雅化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年第8期99-103,共5页张烨 韩嘉南 
2021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两晋文人的心灵世界与审美追求研究”(21ZWC257);2022年教育厅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两晋文人的心灵世界与审美追求研究”(21ZWC257)。
东晋的玄佛合流使审美实践超逸化,表现为自然美、辞藻美和音韵美、创作主体的神韵美。集会宴饮自然浪漫,审美取向清雅化。审美习惯自然化,追求永恒无限的清净之境,向往生命自由的真挚情感,营造隐逸无尘的栖心之所。玄佛融合形成空灵湛...
关键词:东晋 玄学 审美 清谈 
“塵尾”不是拂尘
《文史博览》2024年第8期40-41,共2页张志达 
究竟什么是“塵(zhǔ)尾”呢?《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塵迁徙时,以前塵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塵...
关键词:古代传说 魏晋清谈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士大夫 《辞源》 《辞海》 
由玄入佛:魏晋南北朝小说中“无鬼论”故事
《中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张黎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汉唐古小说的植物叙事研究”(20JHQ045)。
无鬼论故事是魏晋南北朝小说涉鬼故事中的一类,“无鬼论”和“鬼自证”的二元对立情节使此类故事呈现出高度模式化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无鬼论故事根植于我国本土有鬼、无鬼的思想论争中,产生于魏晋时期,有着浓厚的玄学清谈色彩。但其...
关键词:无鬼论故事 清谈 佛教 形神论 
获益范围、外部选择与东盟政治安全合作成效差异的制度逻辑被引量:1
《当代亚太》2024年第2期31-56,157,158,共28页孙志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特色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21JZD064)的支持。
冷战结束后,随着东盟的发展和以其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架构在地区层面持续扩展,学界围绕东盟架构政治安全合作有效性的争论快速升温。文章认为,东盟政治安全合作的成效差异有着植根于东盟制度特性的内在逻辑。基于其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国...
关键词:东盟 “清谈馆” 获益范围 外部选择 国际制度合作 
不做清谈客 要当行动者
《党课》2024年第6期1-1,共1页
实践不止步,理论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涵盖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展现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系统性推进、战略性部署、全局性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实践 治国理政 行动者 全局性 战略性 系统性 
东晋清谈活动中审美体验的嬗变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黎臻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文化交流视野下的蜀汉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编号:BSYB23-3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2021年度一般项目“南朝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编号:21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东晋清谈活动进入全盛时期,士人在其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清谈中的玄思、言语、人物成为主要审美对象,体现了士人智悟与艺术境界的融合。在玄思上,早期析理求通逐渐转为相互攻难的愉悦;在言语上,对简约切当的欣赏转向丰赡的言辞与音...
关键词:东晋 清谈 审美体验 
嘲戏非清谈源流辨
《云梦学刊》2023年第6期116-122,共7页龚斌 
魏晋清谈的源流与东汉末年学术风气的转变、人物品题由具象至抽象的变化等因素有关。清谈是雅谈、美论、正论,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三玄”(《易》《老子》《庄子》)的谈论,在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清谈又是一种语言...
关键词:清谈源流 雅论美谈 嘲戏 清谈的性质与价值 
清谈类播客内容模式研究——以凹凸电波为例
《广告大观》2023年第27期64-66,共3页王梁 
声音作为古老的传播介质之一,不同于视觉画面,可以闭眼隔绝,具有强侵入性。在音频技术与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播客与其所代表的听觉文化再度回归。
关键词:清谈类 播客 凹凸电波 内容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