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理学转向与张履祥“敬义夹持”的道德修养工夫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永明[1] 张天杰[1]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6期58-64,共7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熹礼学研究"(09BZS034);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摘  要:作为对晚明王学的反动,清初理学家张履祥的学术侧重于道德修养的具体实践工夫,继承朱子"居敬穷理"而突出"敬";继承孔子"博文约礼"而突出"礼";又继承二程"敬义夹持"以强调"主敬"与"约礼"的内外结合。这两者又表现为"从主静到主敬"、"从穷理到约礼"两方面的工夫论转向,"主敬"则以天理为内在修养之依据,"约礼"则以礼义为日常处事之准绳,二者相辅相成,落实于人伦日用,从而凸显其理学的实践性。

关 键 词:张履祥 清初理学 工夫论 敬义夹持 

分 类 号:B24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