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经、著论与修史:玄学著述体制与魏晋学术转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宁[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国学学刊》2011年第4期117-125,共9页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基  金: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唐古文与儒学转型”(10BZW038)的阶段成果.

摘  要:魏晋时期,士人表达玄学思考有两种重要体式:注经与著论,王弼、郭象创作了重要的经典注释之作,而嵇康、阮籍等人则偏长于着论。在名理辨析与体用贯通等问题的表达上,注经与着论差异显著。王、郭、嵇、阮在体式运用上的偏擅独诣,与其学术渊源、着述格局,有密切联系。专力于注经的王、郭,未曾着意于修史;而擅长着论的嵇、阮等人,则都有史学撰述。这种封“史”的不同态度,与魏晋以来围绕经史关系演变而展开的学术格局转型,有微妙的联系。王弼、郭象之著述结构,仍然承袭东汉流行的专力经学而无涉史学的传统,嵇、阮则较为接近魏晋之后经史兼擅的新格局。他们的体式选择、学术格局与玄学造诣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关 键 词:玄学 注经 著论 修史 

分 类 号:B235[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