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恬[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

出  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58-66,共9页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10YJC760006)

摘  要:"名角制"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京剧班社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京剧班社区别于传统的昆班、徽班和其他地方戏剧班社的主要差异所在。就其一般性结构而言,"名角制"京剧班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等级森严,传统"脚色制"班社中演员之间对等互补的关系被打破,名角居于班社组织和运营核心的地位,名角和其他演员之间呈现金字塔结构。与此同时,由于"名角制"京剧班社以等级排列演员,脚色之间互相依附、互相制约的力量被大大削弱,这一班社结构就表现出另一个基本特征:流动频繁、组织松散。由于京剧发展程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名角制"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域有"班主负责型"、"名角负责型"和"园主负责型"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北京、上海等地京剧艺术风格的差异。

关 键 词:名角制 京剧 班社 

分 类 号:J821[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