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恬

作品数:56被引量:1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剧场京剧班社演员上海租界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南大戏剧论丛》《艺术百家》《戏剧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表演消极观众身份:共享舞台或重建“第四堵墙”--一个后布莱希特的视角被引量:3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3期65-78,共14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编号:19ZD10)的阶段性成果。
发现观众是20世纪以来剧场艺术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历史先锋派开始,众多剧场艺术家的革新基于这一假设:如果能在剧场中改变观演区隔的状态,激发舞台和观众席之间的交流,赋予消极的观众以能动性,被唤醒的观众就会将能动性带入社...
关键词:参与 观众身份 共享舞台 第四堵墙 
“活力之物”:当代剧场场景学中的新物质主义被引量:5
《文艺研究》2024年第1期101-112,F0003,共13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批准号:19ZD10)成果。
当代剧场的“场景学转向”打破了将表演与布景二分的传统观念,场景设计不再仅仅为表演提供一个静态自足的背景,而成为戏剧事件的有机构成,其中又出现了一种通向新物质主义和后人类中心的新趋向。在代表性设计师卡特琳·布拉克、菲利普...
关键词:物质主义 聚合体 体验性 二分法 布拉克 场景设计 材料构成 有机构成 
视野、观念与范式转变:中国剧场史研究刍议
《戏剧艺术》2023年第6期144-157,共14页陈恬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代以来中国演出空间史”(23BC037)的阶段性成果。
对于戏剧演出空间演进历史的研究,是现代戏剧观念产生和现代戏剧学科建立后出现的研究分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剧场史研究成果集中在文物研究领域,尤其对神庙剧场、茶园剧场和晚清民国的新式剧场考证颇详。几部代表性通史的撰写体例隐...
关键词:剧场史 文物研究 空间研究 符号学 现象学 
“这的不是贫虽贫的风流浪子”——谈昆曲《绣襦记·莲花》的表演
《南大戏剧论丛》2023年第1期211-220,共10页王斌(口述) 陈恬(整理) 
《莲花》是明传奇《绣襦记》中的一折,也是昆曲穷生家门的代表剧目,它的传承经历几代演员的创造。昆曲演员王斌总结近四十年演出该剧的经验,根据“大身段守家门,小动作出人物”的原则,他为郑元和设计了丰富的表演细节,透视其贫寒落魄表...
关键词:《莲花》 折子戏 穷生 昆曲 
噪音、静默与合唱:论当代西方剧场的声景
《文艺理论研究》2023年第2期79-88,共10页陈恬 
质疑并挑战主导戏剧剧场的视觉主义,重新协调视觉与听觉以及其他感官之间的张力,尝试重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知觉系统,是20世纪先锋剧场实践的重要面向。剧场艺术的听觉转向,推动了声音设计成为剧场独立部门,其职能从提供装饰性音效的技...
关键词:当代剧场 噪音 静默 合唱 声景 
后戏剧剧场中的《哈姆雷特》被引量:4
《戏剧艺术》2022年第5期50-60,共11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阶段性成果(19ZD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10114370121)资助。
后戏剧剧场取消了文本在剧场权力结构中的统领地位,但并不排斥文本本身。当戏剧剧场的经典文本进入后戏剧剧场,它就不再呈现为一个封闭的戏剧性世界,而是为自我反思性的符号使用敞开了空间。罗伯特·威尔逊的《哈姆雷特:一场独白》、波...
关键词:哈姆雷特 后戏剧剧场 独白 声音 现场性 
我在这里!——德国导演皮纳尔·卡拉布鲁特画像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2年第4期30-43,共14页 陈恬(译) 
弗兰──齐斯卡!弗兰齐斯卡!弗朗茨……伊斯卡!这个女人的名字在黑暗的舞台上响亮地回荡着,有时是呼喊,有时是吟唱,有时破碎,有时延展。仿佛有人把这个名字反复揉捏,试了试,却又马上拒绝它,因为它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在德国,弗兰齐斯卡(F...
关键词:布鲁特 弗朗茨 Franz 德国 字母 
沉浸与操纵:论耳机剧场的听觉构作被引量:1
《南大戏剧论丛》2022年第1期95-106,共12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9ZD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010114370121
耳机剧场是当代剧场实践的一种新类型,其目标是通过可定位、可穿戴的移动音讯设备创造独特的剧场声景。耳机可以创造独立于视觉的听觉表演,为观众提供一对一的亲密听觉体验,双耳声音技术强化了声音的沉浸性,建立起一个以声音和听觉为基...
关键词:耳机剧场 听觉构作 沉浸 操纵 
论当代剧场中的持续性演出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2年第2期91-103,共13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批准号:19ZD10)成果。
持续性演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戏剧剧场中的重要现象。它突破了戏剧剧场的常规演出时长,召唤出消隐于观众意识之外的时间维度,将时间建构为一个积极的表演性成分。持续性演出以"循环的历史"和"连续的当下"打破戏剧剧场中连续统一的情...
关键词:后戏剧剧场 理性认知 可理解性 时间维度 死亡意识 身体意识 观众意识 表演性 
从“空的空间”到“特定场域”:论二十世纪剧场空间实践之转向被引量:13
《戏剧艺术》2021年第5期39-53,共15页陈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9ZD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010114370121。
1968年,彼得·布鲁克呼吁"空的空间",理查·谢克纳倡导"环境戏剧",使空间之于剧场实践的意义在新的语境中得到重新认识。尽管这两个概念都因其拒绝传统剧场建筑的决然姿态,而被视为1960年代先锋实验的代表,实际上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空...
关键词:剧场空间 空的空间 环境戏剧 特定场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