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孔子“中和”美学精神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玉敏[1] 

机构地区:[1]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出  处:《北方论丛》2012年第1期20-23,共4页The Northern Forum

基  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DD14);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B2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子对《关雎》乐章的论述,在周代典礼用乐的背景下进行,"中和"是孔子对典礼用乐的基本要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精神,代表着典礼用乐的"中和"标准。正是在此意义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为孔子中和美学原则的代称。

关 键 词:孔子 中和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分 类 号:B83-09[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