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小说的表征与隐喻——以《玻璃山》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晨华[1] 

机构地区:[1]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出  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50-151,共2页Yu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8年)规划项目"隐喻映射的语用认知研究"(08WX11)

摘  要:后现代主义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限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巴塞尔姆《玻璃山》通过隐喻手法的运用,揭示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表征及其隐喻意义,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解构与颠覆,让读者领悟到文学隐喻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内涵。

关 键 词:隐喻 后现代主义小说表征 《玻璃山》 

分 类 号:I71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