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140-149,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原则上说,没有无主体的文学。但是在后现代之后谈论文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再是笛卡尔式的或浪漫主义的,而必须考虑另类性对主体性的塑造;这种塑造在法国理论中是解构性的,而在施瓦布教授看来则更是构成性的和生产性的。文学介乎主体性和另类性之间。主体和自我在其所创造的"过渡性空间"中被不断地跨越和再描绘。文学阅读遂成为一种跨界行动。在今日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语境中,另类性理论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非主流集团和非西方文化的存在,考虑它们的意识、情感、精神乃至价值。当然,将另类性由心理层面扩大到文化层面能否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恐怕目前还不能遽下定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