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穴在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申昕[1] 傅立新[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193

出  处:《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245-246,共2页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12B02-2)

摘  要:中风后瘫痪患者约80%在发病后3周开始出现痉挛状态[1],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根据运动治疗(Brunnstrom)恢复6阶段理论,痉挛达到高峰后应自然趋向降低,逐步达到接近正常。但临床上,往往由于治疗不当,恢复过程停留在痉挛程度高、共同运动达高峰不再向前的状态,导致患者出现曼-韦挛缩(Mann-Wemieke)姿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2]。

关 键 词:阳陵泉 痉挛性瘫痪 痉挛瘫 中风 

分 类 号:R224.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