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泓[1,2]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2]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8-30,共13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江西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006年资助项目“中国文学批评与文体研究”

摘  要:"典型"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范畴之一。唐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文学"典型"批评日益凸显出来,这与文体辨析意识的逐渐加强密切相关。典型即正体,代表法度或规矩。重典型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师古、讲师承相一致。在学习文学"典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成为文学"典型"亦为历代作家的永恒理想。而典型的承传与知识统系的强调、典型的树立与主流话语的价值认同,其间的关联亦可寻得蛛丝马迹。

关 键 词:传统文化语境 典型 文体 正变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