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

作品数:16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许学夷《诗源辩体》性情清代明代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教育学术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文体学中“体制为先”观念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第11期97-104,共8页汪泓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中国文学学科‘文体学’课程体系的建构"阶段性成果
中学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规范性与个性之争,实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反反复复"体制为先"与"性情为先"之争的再次上演。中学语文教育目标应当多元化,而以"体制为先"。提倡"体制为先"的语文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体制为先 性情为先 中学语文教育 
“文体”与“体格”——朱熹《诗经》文体论解读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58-64,共7页汪泓 赵勇 
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观念研究"
朱熹把"文体"与传统的"音韵"、"训诂"注《诗》重点并置,充分体现了他自觉的文体意识。《诗集传》对《诗经》文势相贯特点的重视,是对毛诗《传》《笺》《正义》的继承;而对《诗经》辞气的整体把握、对"温柔敦厚"的伦理意识所形成的含蓄...
关键词:朱熹 文体 体格 《诗经》学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意义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8-30,共13页汪泓 
江西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006年资助项目“中国文学批评与文体研究”
"典型"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范畴之一。唐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文学"典型"批评日益凸显出来,这与文体辨析意识的逐渐加强密切相关。典型即正体,代表法度或规矩。重典型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师古、讲师承相一致。在学习文学"典...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境 典型 文体 正变 
重倡儒家诗学的格调与神韵——李梦阳诗学再解读
《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10-115,共6页汪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代诗歌辨体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05CZW012);江西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资助项目"中国文学批评与文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对李梦阳诗学的评价中出现了一种重格调或重情感的"二难"现象。实际上李梦阳诗学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矛盾。他论格调是在重倡生动有力、富于批判精神的儒家传统诗学的框架内展开的。对新兴市民文学的认同,正源自于李梦阳对传统儒家诗...
关键词:性情 格调 神韵 儒家诗学 
中国古代人物品评中的“典型”批评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8-114,共7页汪泓 
典型是中国古代人物品评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尚典型"与"称典型"从两方面构建了"典型"人物与传统历史及现实未来的关系。唐以后人物品评中典型批评的盛行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遵礼守法及道德规范的高度重视,"典型"人物身上往往呈现出古...
关键词:典刑 典型 人物品评 美学 
许学夷《诗源辩体》清代流传不广探因被引量:5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94-99,共6页汪泓 
对《诗源辩体》清代流传不广的原因,研究者一般概括为两点:一是清人认为该书基本承袭严羽《沧浪诗话》的诗学观点,属复古派、格调派一类,故对《诗源辩体》评价不高、重视不够。二是作者身为布衣,《诗源辩体》的影响因而受到限制。笔者...
关键词:《诗源辩体》 禁毁 诗人地位 
当代辞赋创作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被引量: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汪泓 汤翔鹤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招标课题"中国文学批评与文体研究"
近年在文坛上兴起的辞赋创作热,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古典主义倾向。然当代辞赋创作尚处草创时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辞赋作者要发挥辞赋"润色鸿业"、"体物写志"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在题材上,注重传统题材的重写与新题材的开拓;应以诗...
关键词:当代辞赋创作 问题 发展方向 
明代诗学“体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被引量:6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28-236,共9页汪泓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代诗歌辨体批评研究"(项目批准号:05CZW0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招标立项课题"中国文学批评与文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体制为先”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文学观念之一,历代均有广泛影响,而明代尤为重要,成为连接各种论争的一个焦点。其内涵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先体制后工拙,辨体不辨意,先守正后出奇,先体制后性情。本文认为,对“体制为先”观念与创作...
关键词:“体制为先” 工拙 辨体 正变 性情 
许学夷《诗源辩体》之理论渊源被引量:4
《创作评谭》2004年第6期39-46,共8页汪泓 
《诗源辩体》是明代诗学的集大成之作,虽无独创的理论范畴,但其对诗歌体制、风格流变梳理之系统、把握诗学核心理论之准确、议论之精切、持论之公允,超越前人及当时人。许学夷治诗学达四十年之久,对历代诗学理解深透,故能持"中正之识",...
关键词:诗源辩体 许学夷 明代诗 集大成之作 诗格 《沧浪诗话》 五言 论诗 七言 赵宦光 
许学夷明诗辨体批评述考被引量: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81-88,共8页汪泓 
关于明代诗歌的价值,明清以来有诸多纷争。许学夷对明诗总体成就的认识及对明代诸名家诗的辨体批评实践,对于我们更为客观地评价明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学夷认为,明诗总体成就虽无法与前代相比,但这并非等于明人没有创作出直追唐人...
关键词:许学夷 辨体批评 歌行 七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