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诗学

作品数:79被引量:8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乃乔陶水平林岗刘强徐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城之春》古典诗学观念管窥
《戏剧之家》2024年第36期154-156,共3页朱超 
《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本文旨在探讨费穆导演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古典诗学中“比”“兴”手法和儒家诗学的观念,并通过对影片画面、声音、情节以及道具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影片《小城之春》如何通过简洁而...
关键词:《小城之春》 诗电影 “比” “兴” 儒家诗学 
明清文体应酬功能之争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57-58,共2页何诗海 
中国古代文体,建立在政治、礼乐制度和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各种文体自产生之初,就有显著的集体性、功利性和交际应酬功能。在“诗可以群”“君子以文会友”等儒家诗学传统中,文体的交际应酬功能长期以来被认可、接受,甚至得到鼓励。在汉...
关键词:儒家诗学 礼乐制度 交际应酬 中国古代文体 以文会友 实用功能 诗可以群 应酬诗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3年第8期72-86,共15页南帆 
“趣”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特殊范畴。“趣”曾经与众多概念结合,阐释各种类型的诗文,组织理论命题。“趣”的美学位置介于“情”与“理”之间,并且与二者不同程度结合,隽永曲折之中显出“妙”“生气”与“灵机”等特征,接近西方...
关键词:儒家诗学 叙事文本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小品文 笔记体 古典与现代 贾平凹 叙事学 
论“骂詈为诗”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20-37,共18页程维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先唐诗歌的议论研究”(AHSKHQ2020D09)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中国特色文论体系研究”(编号20STA027)成果之一
“骂詈为诗”是宋、金时严羽、元好问所提出来的诗学话题。严羽是站在“深远蕴藉”这一艺术坐标上来批评骂詈为诗的,元好问则是站在“诚”这一坐标上来批评骂詈为诗的;严、元二人批评内涵虽然不相一致,但二人都认为“骂詈为诗”是不合...
关键词:骂詈为诗 元好问 严羽 儒家诗学 
韩愈“不平则鸣”说的诗学归属论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1期108-114,共7页刘锋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以载道’观的发生、嬗变与当代价值研究”(18AZW001)。
与"温柔敦厚"强调诗教功能不同,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主要探讨诗歌创作的主体条件与内容,这主要受孟子影响,也与儒家思想谱系中持续辨析"性""情"两个概念有关。"不平则鸣"说既是作家不满现实而激发出来的创作冲动,也是儒家提倡介入现实思...
关键词:韩愈 不平则鸣 温柔敦厚 儒家诗学 抒情传统 
《诗序》的历史世界与价值世界——清代中期《诗序》观论略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21年第1期56-64,共9页厉运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毛诗序》诠释研究”(19YJC751016)。
《诗序》研究史或阐释史是透视儒家诗学思想发展演变的一扇窗口,从中可以窥见古代士人知识阶层重构诗学精神与诗学传统、重建知识话语与意义世界的历史印迹。清代中期学者从《诗序》的史事叙述与价值判断两个层面入手,以“其人”“其事...
关键词:《诗序》 清代中期 历史世界 价值世界 儒家诗学 
新出土《诗论》以及中国早期诗学的体系化根源
《中国文学年鉴》2020年第1期954-955,共2页常森 
新出土《诗论》载录的主要是孔子的论说。它是中国关于文本阐释的早期重要经典,具有《诗经》学和一般诗学的重大意义。联系其他新出儒典,可以看出,早期儒家诗学是在“心”“性”“物”三者构成的体系框架之上建构的“言志”“言情”的...
关键词:《诗论》 文本阐释 儒家诗学 《诗经》学 一体性 言情 早期诗学 诗学史 
史笔与道心:论《毛诗序》的历史叙述与价值阐释被引量:2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7-64,共8页厉运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51016)。
作为儒家诗学思想的奠基性作品和纲领性作品,《毛诗序》通过历史叙述与价值阐释的方式参与儒家诗学话语的建构。《毛诗序》的历史叙述与价值阐释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是随着《诗》三百篇的经典化过程及其所带来的释诗新变与视角转...
关键词:《毛诗序》 儒家诗学 历史叙述 价值阐释 
论《碧鸡漫志》对儒家诗学的借鉴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7-101,共5页包亚峰 
《碧鸡漫志》是南宋词学家王灼的词论著作,反映了王灼具有时代特色的词学思想倾向。他借鉴了儒家诗学思想,延续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点,打破了诗词的文体隔阂,使词体摆脱了“词媚”的束缚,构建出以词体历史、创作论、鉴赏论和作用...
关键词:《碧鸡漫志》 王灼 儒家诗学 
以意逆志:儒家诗学的当代审美阐释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9年第6期91-99,共9页刘勇刚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有一个重要的命题:"以意逆志"。《尚书·尧典》云:"诗言志。"①既为言志,则必有逆志,此乃题中应有之义。"以意逆志"出自于《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②这几句话的核心意...
关键词:儒家诗学 以意逆志 诗言志 中国古典文学 审美阐释 《尚书·尧典》 断章取义 以文害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