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

作品数:43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郗文倩王长华吴承学朱玲方铭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古典文学知识》《语文学习》《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文体民族性特点的追本溯源与学理阐释——评《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与早期发展》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7期I0028-I0028,共1页王敬博 
“文体”一词深刻烙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与本体性问题。近年来,学界对早期中国文学及华夏文明“溯源”的研究愈发重视。著名青年学者陈民镇的《有“文体”之前:中国文体的生成与早期发展》一书通过对传统...
关键词:甲骨卜辞 华夏文明 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视角 简牍帛书 文体形态 文献整理 出土文献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论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党圣元 
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的“文体”是一个深具民族性与本土性的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genre、form、style、type等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可通约之处,同时又有自身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以来,“文体”的概念正式形成,文...
关键词:中西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体学 民族文化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 魏晋南北朝 文体理论 丰富的内涵 
明清文体应酬功能之争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57-58,共2页何诗海 
中国古代文体,建立在政治、礼乐制度和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各种文体自产生之初,就有显著的集体性、功利性和交际应酬功能。在“诗可以群”“君子以文会友”等儒家诗学传统中,文体的交际应酬功能长期以来被认可、接受,甚至得到鼓励。在汉...
关键词:儒家诗学 礼乐制度 交际应酬 中国古代文体 以文会友 实用功能 诗可以群 应酬诗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论要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23年第5期136-148,F0003,共14页党圣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36)。
文体观念可以通过诗文评、目录学著作、经书、史书、子书、诗文等文本形式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创作实践、文献编纂、礼乐仪式、政治制度、文体概念、文献称引、语言文字等得到间接反映。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体观念...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体观念 表现形式 内容 意义 路径 
"箴"与"铭"——中国古代文体谈
《中学语文教学》2023年第3期85-87,共3页赵志伟 
概述中国古代的两种文体——箴与铭,介绍它们的起源、作用和文体特点,以及历史上有名的作品,使语文教师对这两种文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补阙 匡弼 警戒性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原发性问题被引量:12
《文艺研究》2021年第8期41-51,共11页左东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4ZDB073)成果。
"原发性问题"指在学术研究开创期产生的足以影响后来研究的种种先天不足,通常产生于历史转折背景下的学术转型期。这些本来还是"问题"的东西后来逐渐被误认为确定无疑的"知识"。学术研究要想取得根本性突破,就必须对原发性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开创期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中国古代文体 现代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确定无疑 学术理念 学术研究 
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化
《日本学刊》2021年第S01期160-161,共2页姚爱斌 
传统汉语中指称文章整体存在的“文体”概念,在日语中经历了多次“文章本体的形式符号化”过程。17世纪初编撰的《日葡辞书》将“文体”释为文字、形状或绘画,相当于将“文体”概念还原为更早的“文”。在明治维新后译介西方文学理论过...
关键词:西方文学理论 语体学 明治维新 中国古代文体 符号化 译介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周勤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36)由党圣元研究员担任首席专家。党圣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和研究生院文学系主任、外国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文献整理与研究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文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外国文学研究 副所长 马列文论 
《文心雕龙》文字发展观与美学观探微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0年第12期48-58,共11页党圣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8ZDA236)和重点项目“中国中古文学理论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AZD027)成果
《文心雕龙》较早全面总结并深刻阐述了汉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刘勰受《说文解字》影响而提炼出"易卦—结绳—文字"的文字发生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他的汉字美学观和汉字文学批评说。他认为,文字是"言语"和"文章"的载体,其发明与使...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学批评 美学观 中国古代文体 《说文解字》 形文 声文 审美要求 
观点
《语文学习》2020年第6期87-87,共1页于龙 
《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姚爱斌《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化》传统汉语中指称文章整体存在的“文体”概念,在日语中经历了多次“文章本体的形式符号化”过程。17世纪初的《日葡辞书》将“...
关键词:《文学评论》 西方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体 明治维新 符号化 译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