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寅[1] 黄锦章[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 [2]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出  处:《当代修辞学》2011年第6期1-11,共11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本文采用批评语篇分析理论探讨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网络造句的行为主体是以80后与90后为主的草根群体,网络造句带有明显的仪式化、娱乐化和脸谱化倾向,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文化心态。年轻的网民通过集体造句寻找自己的群体标记,发泄内心的激情,并对社会事件作出直白的或隐晦的批判。网络造句显示了特定社会群体对特定事件的集体记忆,通过语篇分析,可以发现在碎片化的造句形式后面,掩藏着的是当前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群体性孤独和心理压抑,以及年轻一代草根群体的边缘化生存状态。

关 键 词:批评语篇分析 网络造句 集体记忆 社会无意识 后现代主义 

分 类 号:H15[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