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治疗肝性脑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龙富立[1] 毛德文[1] 黄古叶[1] 盛庆寿[2] 黄智芬[3] 李达芬 邱华[1] 陈闯[3] 张荣臻[1] 谭柳纯[1] 曾芳[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3]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4]扶绥县中医院,广西扶绥532100

出  处:《新中医》2012年第2期59-61,共3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0993003A-25);广西中医学院普通课题(编号:P2009092)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3种方案治疗肝性脑病(HE)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治疗HE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60例(HE)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3组: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方案组(A组)、乳果糖常规灌肠技术方案组(B组)、内科常规治疗组(C组)。3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护理及内科常规治疗、相应治疗等,7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数字连接试验(NCT)、HE的分级改善、血氨(NH)3及肝功能指标等变化。结果:苏醒时间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清醒5天后进行NCT,A组患者所需时间最少,B组次之,C组最长,A组与B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住院平均费用,A组仅为C组的73.1%,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3组患者的NH3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均较前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A组NH3下降的幅度最大,肝功能指标TBil、ALT改善最显著,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HE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HE分级改善程度最显著,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优化中药保留灌肠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HE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关 键 词:肝性脑病 中医疗法 保留灌肠 优化 

分 类 号:R575.3[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