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玉龙[1] 翟亚萍[1] 程薇[1] 刘禄社[1] 张茵[1]
机构地区:[1]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郑州450003
出 处:《白血病.淋巴瘤》2011年第12期751-753,共3页Journal of Leukemia & Lymphoma
摘 要:目的了解核型中具有Ph样染色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核型中具有Ph样染色体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例1患者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型为:47,XY,+8,t(12;22)(p13;q11)[20],t(12;11)产生一个Ph样染色体。患者明确诊断后放弃治疗。例2患者诊断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为:48,XY,t(11:14)(p11;q32),+12,t(14;22)(q32;q11),de^20),+ar[20],其中t(14;22)产生一个Ph样染色体。给予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联合化疗,未取得缓解,患者于入院后15d出现意识模糊,昏迷,遂放弃治疗。2例患者荧光原位杂交均未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结论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中,可存在Ph样染色体,与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本质不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