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秆、叶锈菌毒性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长程[1] 陈万权[1] 张淑香[1] 

机构地区:[1]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出  处:《植物保护》1990年第6期24-25,共2页Plant Protection

摘  要:小麦秆、叶锈菌生理小种研究在国内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对监测病原物的组成、变化和分布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为病害流行预测、抗病性鉴定及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从50年代起,各主要锈病研究国家先后将锈菌生理小种消长和抗源变异的研究建立在基因的基础上。各国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含有单抗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e line)作为监别寄主来研究寄主和病原物的相互关系。加拿大自1956年、澳大利亚自1963年、美国自1972年先后改用单基因系鉴定小麦锈菌。

关 键 词:小麦 秆锈菌 叶锈菌 毒性 

分 类 号:S435.12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